品牌活动

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小博士报小记者走进我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3-02-15分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责任者:浏览:

分享到:

 为促进青少年儿童了解、传承优秀的中华非遗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守护我们的历史文脉,2月11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联合广西科普传播中心(小博士报)开展青少年“墨韵之美”主题研学活动。


 

 


·阅读之门

    30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少儿书刊借阅室。宽敞的借阅室中,整齐排列着自然科学、艺术、文学、历史等多品类少儿书刊、绘本。小记者们聆听老师讲解,学习了解图书馆内书报刊编号、借阅的相关知识。

 小记者们参观少儿书刊借阅室

 

随后,老师带领小记者们走进广西图书馆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参观古籍与近代文献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室内典藏云集。

“古籍是民族瑰宝,有不可再生性。古籍修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技术,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伴随着老师的细心讲解,小记者们走近古籍,了解古籍线装书装订、修补等修复步骤以及折页、撴齐、搓捻等流程,小记者们透过一件件刻印精美的馆藏古籍,感受古人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和智慧。

 

 小记者们参观陈列古籍的“古籍阅览室”


·墨韵之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活动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从事少儿活动、古籍修复等相关工作的老师在对传拓、雕版印刷、书法进行了初步介绍后,以身示范,耐心指导30名小记者开始体验拓、雕版印刷和书法。

 

 

小记者们进行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学习

 

只见传拓技艺体验小组,小记者们认真聆听、观看莫老师现场讲授传拓知识、展示拓片成品、介绍蕴含广西民族特色的石刻。随后,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动手体验。

 

从松棉花、团揉、剪垫片、逐层包裹到绕棉绳,小记者们一丝不苟地完成制拓包的整个过程,完全沉浸在这项传统手工艺术中。经过上纸、捶刷、拓墨,拓包上的墨隔着一层薄薄宣纸将石刻上的纹样一点点显现,墨色由浅及深,图案逐渐完整凸现,最后揭纸成品。小记者们在一锤一拓之间充分感受到了传拓技艺的奥妙。

 

 

 

雕版印刷始于唐朝,比活字印刷还早400多年,是被称为“活化石”印刷术。

在雕版印刷体验小组,覃老师为小记者们准备了蕴含浓郁地方元素的雕版——孩童莲下戏鲤的“福运连连”雕版,反映南宁原住民取用双孖井水幸福生活图景的“双孖井”雕版。

看着桌面上的雕版刷制出的精美图样,小记者们跃跃欲试。“刷版时先将少量墨均匀刷在雕版的凸出部分,盖上生熟宣纸,再用趟子打圆施压,最后双手轻轻掀开宣纸,就能印出雕版上精美的内容了!”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小记者们一一开始体验,开心收获属于自己的雕版印刷作品。


在书法体验小组,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陈勇老师从教授毛笔执笔和运笔的基本方法开始,悉心指导每一位小记者学习体验中国书法中“天”字的篆、隶、楷、行、草体等不同的书法字体的演变历程。每一位小记者谨记要领,拿起毛笔,有模有样地书写着,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蕴藏的文化意境。

 

 

 

 

  

活动最后,全体小记者纷纷拿起自己亲手完成的拓印、雕版印刷以及书法作品向家长和老师进行展示。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很棒的研学活动,小记者们充分感知体验传统文化,体会智与趣的融合,体味乐与美的真谛,让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心中生了根,发了芽在体验、实践中开阔认知的视野和角度

 小记者们集体展示自己动手完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