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4分类:创建动态责任者:ly浏览: 次
来源:广西日报 记者:秦雯 2021-3-4
http://gxrb.gxrb.com.cn/html/2021-03/04/content_1752740.htm
博物馆馆长变身“主播”,短视频平台“吸粉”;图书馆开展线上公共讲座,海量数字资源共享;云端展览形式创新,线上培训内容丰富,精品剧目上线打造永不落幕的剧场……为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我区公共文化场馆“线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线上”努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为受众提供更灵活多样的线上项目,新理念、新方式、新途经使老百姓享用公共文化的便捷性、包容性和实效性大幅提升——
A 让文物开口“说话”
辛丑年春节期间,自治区博物馆通过抖音号开展“博物馆里的年味”主题直播,博物馆专家及志愿者们共同携手传播文博知识、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年节气氛。直播镜头里,自治区博物馆馆长韦江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与网友们分享馆藏“牛”文物,从祭祀、生产、绘画、雕铸等方面分享了关于“牛”的丰富知识。“原来牛和我们的生活、文化那么密切相关”“真是涨知识了,馆长谈到考古眼里发光呀,是真爱!”……围观的网友纷纷点赞评论。短短一个多小时里吸引了17万人次网友热情参与。
“自治区博物馆馆藏7万多件(套)文物,时间跨度长达80万年,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藏着八桂大地悠久灿烂的动人故事,”韦馆长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这样的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了解源远流长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推广活动亮相“学习强国”平台,百余件镇馆之宝、国家珍藏由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镇馆之宝“铜鼓王”也在百家争鸣中述说着自己的传说故事,该馆馆长梁志敏带领观众漫游历史文化长河,领略民族重器和瑰宝的风采,传承千年文化古韵,聆听穿越时空的鼓声。
云直播、云展览、云课堂、微视频,我区文博人创新线上模式,让文物开口“说话”。多彩的文物故事和多元的表现形式在网上开出一树繁花,丰富的线上传播手段让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浸润,也让博物馆收获到了更多关注度。
《馆长说宝》是自治区博物馆推出的一档文物普及类微视频节目,由馆长担当主讲人,摒弃传统的学术性刻板解读,转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轻松娱乐的方式来讲述文物故事。这样的创新形式迅速“圈粉”。文博专家相继走进直播间,在云端与网友实时互动,生动的文物故事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去探寻更多的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区各地各级博物馆加强数字和网络技术应用,纷纷推出《五彩八桂·壮美家园》等富有特色的云展览,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博物馆精品展览亮相云端,挖掘文物细节信息,还原历史时空,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博物馆教育人员迅速整合资源,将线下课堂转化为线上云课堂,“海丝路上的广西宝藏”“瓯骆人的衣食住行”“舌尖上的广西”等围绕广西多彩的历史文化进行在线科普……博物馆正以更有温度、有朝气、有趣味的形象,去拥抱新时代浪潮。
B 打造没有围墙的阅读空间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全民小康应有之义,创新推动全民阅读,让书香浸润心灵,我区各级公共图书馆加强数字阅读服务建设和线上阅读活动组织策划。自治区图书馆在春节期间开展“阿图邀你过大年”主题春节系列活动等方式,引导读者就地过个“书香年”。七天假期该馆数字资源总访问量近40万次,电子文献下载量达15.8万篇(册),举办读者活动16场,参与读者达6.5万人次。其中,依托八桂讲坛举办的“聊民俗 送春联”新春特别直播首次实现了开展线上活动时嘉宾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拓展了阅读推广活动的表现形式,当天收看和参与直播互动的读者群体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创该馆直播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到283.5TB,数字资源服务数字资源总访问量超397万次,形成纸质文献、数字资源并重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读者提供馆藏特色资源库服务,涵盖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等多种类型数字资源,读者在线上就可以读书看报、收看“八桂讲坛”、查阅科研资料等。方便快捷的数字阅读服务让广大读者纷纷叫好:“疫情虽限制了人出行的脚步,却没有阻碍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点赞区图的网上资源功能,很方便、很快捷!”“感谢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服务!开放共享,不用到馆,也能享受服务,点赞!”
数字阅读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打造没有围墙的公共阅读空间,我区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普遍增加了数字书刊在网上的投放数量,馆藏数字资源不断增加,还针对防控疫情居家生活的特点,精心策划设计了吸引公众参与的线上阅读活动,让阅读更好地融进生活。
C 线上课堂普及全民艺术
新春伊始,我区线上云展播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新春音乐会、原创歌曲春晚、“迎新春拜新年”网络山歌会、全民艺术普及线上课堂等。
好戏云赏,春节期间,“广西文化惠”线上剧院推出大型音乐剧《桂花雨》、大型民族舞剧《花界人间》等优秀剧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剧”力闹新春介绍经典剧目并展示其精彩片段。广西戏剧院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平台开展桂戏云赏广西优秀剧目新春线上展播,集中呈现优秀非遗剧目精彩片段、普及地方戏曲知识,并通过粉丝群和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渠道扩大宣介力度。广西戏剧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平台展播的剧目浏览量都超出预期,传统戏剧依靠云展播开拓了一条艺术普及、精品惠民的新渠道,搭建起戏曲人与当代青年观众的沟通桥梁。
线上呈精彩,云端连你我。今年2月,广西群众美术作品展上线,作品形式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插画、农民画等,题材广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繁荣、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就等主题,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展现时代风貌,传播多彩民族文化。“创新线上展览内容,首先要注重当地文化特色与展览的结合。比如,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有12个世居民族,具有独特民族文化,我们的线上展览以此作为切入点,就是很好的思路。二是创新展览选题,要敢于突破传统,‘新’不仅表现在主题的选择上,也表现在表达方式上。”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覃广周认为。
2020年,广西群众艺术馆借助“云上全民艺术普及”平台,开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以多终端、多渠道的形式加大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在线供给,让广大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学唱歌、学跳舞、学非遗。《成年壮族基础舞蹈》《独弦琴入门初级课程》《水彩画人物表现技巧》《坭兴陶工艺鉴赏》等15门课程,获得国家公共文化云“全民艺术普及V课”认证,累计点击率超70万人次。
我区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及相关协会部门将通常点对点、面对面的艺术普及培训课程搬上了网络,学员“点菜”、艺人“送餐”、部门“买单”的创新传承模式深受追捧。1月初,由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免费培训班线上直播课开展得如火如荼。“线上直播+线下办班”的免费培训模式,精彩的教学内容,广大音乐爱好者拍手称赞。2月下旬,广西山歌学会抖音号直播宜州文化馆2021年第一届刘三姐歌谣培训交流会,广西歌王云现场山歌教学,让山歌爱好者大呼过瘾……
线上文化服务“一站式”“一键通”便民模式,在疫情期间取得了突破,也让老百姓享用公共文化服务途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行动。
文脉传承,文化创新,前路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