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上午好,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非遗日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说的是非遗日看非遗,因为我想非遗日说非遗,标题有一点小区别。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多样性的具体呈现;当我们在实地看时,发现当时艺术普查的东西有些已经开始消失了,在这个普查中有一种迫切。这种文化现象随着传承人掌握的技能,掌握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的消失,传播开始中断,而且这个事项也随着传承人消失而消失,文化现象不能再传承,不像我们这个种子死了还能生根发芽,这个已经不能再生了。我们开始有一种压力和责任。从那时开始,我们逐渐开始认知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复制样板戏,这是非常单一的。现在我们回顾文革时,文化的单一性还是比较可悲的,因为没有文化多元,我们的精神家园没有多姿多彩的现象。非遗就是保护,保护文化多样性,最关键的是保护文化的多元性。(二)非遗是活在当下的民间文化形态。文化的延续与当下。民众的使用。其实大家都明白老百姓拥有,老百姓使用,没有复杂的东西,不用就死掉了,土壤就在老百姓手里。(三)民众拥有话语权。非遗和其他的文化不一样,我们各式各样的文化所拥有的话语权不是民众的,不是非遗文化拥有者的,国家级名录自治区是169个,这些都是传承人拥有话语权,拥有最终解释权,不是专家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只有传承人说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代代相传的。
第二,非遗有哪些。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了六类,一是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是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是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是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是传统体育和游艺,六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申报列了十类,为了申报操作,而且十类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出的六类里,没有超出非遗法的框架,是一个细化的分法。
第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色及保护状况。(一)分布;国际级非遗名录是第一批是49个,原来正式公布的是46个,后来在第四批又补了3个,我们又增加了3个名额,因为名额太少。 (二)特色。从名录上可以看到是以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项目为主,民俗文化项目突出,艺术类项目最多,这是非遗项目的民族特色。 (三)保护状态。前面国家投入以后开始建立名录四级,分别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最基本的一级做得不详细,记录不详细,其实就是一个数据保护。数据保护不重视不扎实,对后面的申报、保护措施和力度障碍很大,这是人为设置障碍。如果数据详实,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制定很多保护措施。
第四,广西非遗中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传统音乐,在我们的考察中把音乐作为打雷,在我们的实际考察中分为两类。 一是民歌。搞艺术的知道民歌可以分为声乐类和器乐类,我们不采取声乐类的分法,还是民歌分类。民歌的特征是丰富性、民族性、地域性。丰富性。二是器乐。以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有专门的器乐曲,广西有八音,这些八音都是以唢呐为主。八音有一个特点是以传统仪式用乐,应该是礼俗之音。婚礼、丧礼、房屋落成都会有八音使用,这是我们说的礼俗之乐。(二)传统舞蹈。我们说舞蹈与民间礼仪习俗有着不可分的紧密关系。(三)传统戏剧。戏剧以民族分有汉族传统戏剧和少数民族传统戏剧,其实我们去考察的发现某些剧种漏了,很多没有记载了。
讲座结束后交流
讲座现场
现场读者认真听讲
主讲嘉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