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喜迎乙巳蛇年的到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于1月18日开展“阿图家的中国节·春节”系列活动,为读者送上新春祝福。
送春联活动现场
上午9点30分,“金蛇纳福·笔墨迎春”送春联活动正式开始,拉开2025年“阿图家的中国节·春节” 系列活动序幕。
送春联活动还未开始,前来领取春联的市民群众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阅览大楼大厅,8张大桌依次排开,围作一圈,8位来自广西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书法家神情专注,一手压住纸张,一手执笔挥毫。在他们的笔下,浓郁的墨汁化作一幅幅端庄大气、沉稳厚重的春联。
书法家为市民群众写春联
活动开始后,大厅里的群众络绎不绝,等待的队伍越来越长。随着笔尖在纸上轻盈舞动,一幅幅吉祥喜庆、寓意祥和的春联被书法家们写出。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小心翼翼地拿着写好的春联向晾晒区走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些春联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的“辞旧迎新”“福星高照”等吉祥语,也有“平安喜乐”“和谐美满”等富含时代气息的新年祈望,每一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祝愿。哪怕在蘸墨挪纸的间隙里,书法家也抽空与市民亲切交流互动,尽可能满足群众对春联的需求。
书法家为市民群众写春联
“这个送春联的活动非常好,方便了我们市民,同时也带来浓厚的节日氛围。”随着孩子来广西南宁过年的苏女士给予活动很高的评价。
为了增添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还在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大楼中庭设置了“福”字自助书写区,提供形式多样的斗方和笔墨,让市民能动手体验书写的乐趣。市民群众在现场志愿者的帮助下,从观望到尝试,进而拿着毛笔大胆创作,最终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新春墨宝”。
市民在自助书写区写“福”字
“我们书画研究会已经和图书馆连续合作多年了。每年春节前都会来到图书馆给大家送春联。”书法家梁燕琼介绍:“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增进了节日的氛围,还有助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另一名书法家陈伟东则告诉记者:“我们在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个参加活动的人都至少提前准备35幅春联,并且根据往年活动中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群对于春联的偏好进行了准备。”
市民群众排队等书法家书写春联
与送春联、写春联活动同步进行的还有“阿图家的中国节·春节”系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活动,让读者在参与游戏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了解公共文化数字资源。
此外,1月24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还将展出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学会承办的“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年俗展。该展览将集中展示典籍中的传统节日,以及春节期间各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图片拍摄:叶瀚林)
原文链接: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1=1&action=opendetail%3Brichtext%3B678c986956be8b58b0196097&tt=173733512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