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4分类:媒体报道责任者:浏览: 次
听讲座、对山歌、抛绣球、画彩蛋、编蛋兜……3月22日,广西图书馆举办“阿图家的中国节·三月三”系列活动,丰富有趣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众多读者参与。
活动现场,读者进行对山歌互动
当天上午,《刘三姐山歌回响:广西民歌传唱艺术与文化内涵赏析》主题讲座在“八桂讲坛”开讲。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旭彬深入解读刘三姐文化及山歌艺术背后的传承密码。“壮乡歌后”黄春艳及其团队现场演绎《壮乡美》《山歌年年唱春光》《多谢了》等经典曲目,通过歌声带领大家领略广西民歌的独特韵味与无穷魅力。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线上互动活跃,得到读者和观众的好评和点赞。
下午,广西图书馆特别策划的“春和景明‘巳’意唱”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欢乐举行,“阿图家”华丽变身为“壮家歌圩”,多项打卡活动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乐趣“三月三”。
当天,读者们可在入馆大门的“通关文牒”打卡区领取“通关文牒”,开启民族文化“闯关”之旅。集齐“广西十二世居民族”贴纸的读者,即可兑换“精美壮锦绣球”或《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三月三”》图书。
读者集“广西十二世居民族”贴纸参与活动
在“山歌‘巳’意唱”互动区,身穿华美民族服装的“刘三姐”和“阿牛哥”们隐藏在阅览大楼、户外湖边等区域等待与读者们的邂逅。他们以悠扬的山歌为媒,与读者展开互动。你来我往的山歌对唱,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传承,更是心与心之间的美妙共鸣,让人们在歌声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体会情感的交融与升华。
读者们进行抛绣球体验
“趣味抛绣球”体验区同样人气爆棚,读者两两组合站定位置,手中的绣球在空中划出抛物线,现场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绣球入篓的瞬间,便是收获的喜悦时刻。
在“画彩蛋编蛋兜”体验区,大朋友和小朋友们欢聚一堂。洁白的仿真蛋壳在孩子们灵动的画笔下,逐渐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仿佛被注入了无限的想象力与童趣。与此同时,一根根普通的绳子在大家巧手的编织下,化身为精巧别致的蛋兜,承载着欢乐与创意。
“画彩蛋编蛋兜”体验区现场
在传统体验项目的雕版印刷体验区,特别推出了《廖江竹枝词》长卷中“对山歌”场景主题板。读者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工具,刷墨、覆纸、刷纸、揭纸一气呵成,当一幅幅图案清晰的作品从纸上跃然而出时,参与者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成就感油然而生。
读者进行雕版印刷体验
据介绍,本次活动不仅为读者搭建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广西“三月三”民族文化的平台,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即将到来的广西“三月三”注入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让更多人在这片文化沃土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时代创新的交融之美。(文/图 林姗婷)
原文链接:https://gx.cri.cn/2025-03-23/1f1f9760-6fc4-3757-cea6-d5fee96a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