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新闻动态

时光书签|带你探秘非遗八桂之美,五彩斑斓的智慧结晶!

发布时间:2022-10-18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ly浏览:

分享到:

《走读广西》是一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广播电视台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及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承办的文化阅读融媒体栏目。在“读”与“行”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围绕我区各地优质文旅资源共同策划打造覆盖全网多个平台的融媒体产品,通过一本本桂版好书、一场场精品文旅主题活动,为受众打开了解广西的窗口,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

广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省区,全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0项,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自治区级非遗项目914项,数量居全国前列。

“非遗广西”丛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7家出版单位编纂出版,共20册,是一套全面介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读物。丛书集中呈现了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对代表性项目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历史沿革、基本内容、文化意义、社会功能、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介绍,每册均附音频、视频等数字出版内容,通过融合出版方式增强丛书的通俗性、可读性、趣味性,全方位展示广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期节目:“探寻八桂非遗之美”广西美术出版社《非遗广西——壮锦:五彩斑斓的智慧结晶》

本期嘉宾:

主持人:整本书分为哪些章节展开介绍的?每个章节分别有哪些亮点?

吴伟峰:第一章就是在远到西汉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是2000余年了,那时候在我们广西的贵港罗泊湾就发现了那里面有织锦的“峒布”,我们就追溯预测它就是我们壮锦的前身,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了。壮锦它又是明清时候的供品,在我们的历史记载里面,在现在故宫的收藏品里面,都有我们广西的壮锦,在皇宫里面为宫廷所使用,一般都是只有皇帝才使用。而咱们广西壮锦,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使用,这个也是我们壮锦的一个特点。

第二部分是讲壮锦材料的来源,这部分就反映了我们广西壮族它从远古时期,种麻养蚕的历史。广西历史上,我们壮族有很高超的纺织技术都载入到史册里,这些在历史的记载里是有挺多这样的资料。壮锦它有一个很好的纺织基础。另外这部分也介绍了壮锦的染料,因为我们壮锦是五彩斑斓的,我们壮族平时很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壮族人民的传统就是好“五色”,五彩斑斓,多姿多彩,里面大部分都是大自然的色彩,经常我们用的是自然的、植物的染料,比较健康的一种材料,把它染成很多种颜色,然后穿戴在身上,这个也是我们壮锦的一个特色。

第三部分主要讲壮锦的纹样,主要是讲我们壮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是跟各民族有一个交流与融合,还有发展,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我们看到的现在的壮锦图案它主要是以一种几何纹作为一个构图的形式和辅助的内容,保留了古代壮族图腾的形象。然后它的主题内容有很多部分,就深受汉文化影响,有很多吉祥的图案。这跟我们壮族包容开放的历史相印证。

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讲壮锦编织的技艺,技艺就是壮锦它的刺技。我们在汉代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也是在罗泊湾汉墓里面,这个汉墓里面的织机的部件跟我们现在壮锦的织机很相似,然后现在我们的壮锦的织机,它也是丰富多样,它是不一样的,各地都不太一样。像壮族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织机织成那么漂亮的壮锦,这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其实也是很少见的。

第五部分主要讲我们壮锦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方面,通过很多部门的努力,包括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包括壮锦工厂,还有公司,还有爱好者,尤其是我们的非遗传承人,对壮锦保护发展的贡献。目前我们的壮锦发展还是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产品的重视,为迎合消费需求,壮锦不再仅限用于服饰、婴儿背带、巾被等传统用途,壮锦也通过与时尚元素的结合,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在书中最后一个章节中,您谈到了壮锦的传承与发展,在您看来,“创新”是否就是壮锦发展活的源泉?我们如何融入更多新的设计理念到壮锦中?

吴伟峰:我始终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在保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因为壮锦它是国家级的非遗名录里边的一个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我们也应该不断探索更具时代气息更为时尚的作品。我觉得,不论是壮锦作品,还是其他与壮锦相关的工艺美食作品,都应该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是壮锦永葆生机的动力,我觉得今后还要提升壮锦的工艺水平,让我们的壮锦产品更精细一些,使我们的壮锦更加适合作为服饰的面料,通过壮族的服装载体,来展现更多的民族文化内容,也同时扩大我们壮锦的市场。

所以我在想我们可以在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壮锦联展,像泰国的泰锦,老挝的老锦,还有越南的织锦,组织这些锦的联展,然后在合作平台上共同探讨,拓展新时期的丝绸之路,提升壮锦的影响力。通过我们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技术和理念的交流,可以产生一些新的想法,相互交流,共同促进。我觉得有利于放进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本期嘉宾:

主持人:该书在编辑时有设计哪些巧思?从该书策划到编辑到出版,自己有哪些收获?

潘海清:“壮锦”本来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所以它的学术的研究资料是不少的,但是我们这本书它的普及定位要符合科普性、趣味性、可读性,我们作为编辑,不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尽快了解这门学科,还要在专业和普及表现的转换上,也是下了大量的功夫。主要是辅助作者将往常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如何转换出大众能够读懂的文字,比方说我们这个书大家都有看到一开篇它是一个故事,刚开始我们在定位的时候,它是应该是一个历史,它是怎么过来的,但是为了符合定位,我们就把一幅壮锦的故事做了这个书的开篇,让大家在读的时候,从故事当中去了解壮锦的历史,所以这应该算是这本书的也算一个小小的亮点之一。

参与本书的编辑工作确实收获很多,但是说起收获可能更多的是在体会,更多是跟吴老师在编辑过程中的沟通。我们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后,我主要还是有三个体会。第一个体会当然壮族人民的这份勤劳和智慧了,通篇从第一篇到最后,从过去到现在,我们都能够体会到他的勤劳当中的智慧的结晶。

第二,壮锦在这个时间上,还有从它的编辑记忆和它的图案内涵上面,通过吴老师的介绍,它的内涵、纹样是怎样的,这些都体现了壮族与其他各民族相互的交往。

第三点是壮锦织锦技艺,是在2006年入选了第一批非遗项目。所以这本书的出版应该是壮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更好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提升广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了。

《非遗广西——壮锦:五彩斑斓的智慧结晶》

作者:吴伟峰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扫码观看图书配套视频视频(由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