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新闻动态

时光书签|值得被岁月铭记的家什

发布时间:2022-12-30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ly浏览:

分享到:

《走读广西》是一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广播电视台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及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承办的文化阅读融媒体栏目。在“读”与“行”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围绕我区各地优质文旅资源共同策划打造覆盖全网多个平台的融媒体产品,通过一本本桂版好书、一场场精品文旅主题活动,为受众打开了解广西的窗口,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心里有光 慢食三餐

 

 

对话嘉宾

 

主持人:您在书里选取乡村常见的60余件老家什为写作主角,您的挑选标准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分类?

黄孝纪:在我的“中国乡存丛书”已出版的几本书里,有两本书是专门写我旧时故乡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器物的。一本是《瓦檐下的旧器物》,另一本就是《老家什》。这两本书堪称是真正的姊妹篇,一共写了140余种老器物。《瓦檐下的旧器物》侧重于写木器和竹器。《老家什》则侧重于写其他材质的器物。两部书所写的器物和老家什,没有重复的。

总的来说,无论写《瓦檐下的旧器物》,还是写《老家什》,我选取的标准,就是这些器物和家什,必须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曾经广泛使用的,是传统农耕时代家家户户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在写作这本《老家什》的时候,我与出版社编辑和领导多次进行了沟通交流,最终确定按这些老家什的使用功能来分类,共分为劳作篇、炊饮篇、起居篇、村俗篇、公用篇五辑,一共写了六十余种老家什。

主持人:60余件老家什,素材量较大,且大多都与您真实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在创作时用了什么方法回忆和串联起与它们的故事呢?请挑选一到两件老家什聊一聊它与您的故事。

黄孝纪:在我看来,无论什么老家什,在物质形态上,它都是没有生命的,是静态的,如果光是写其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每一件老家什,都有它出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使用它的人。这样,老家什就与人的生活,与时代的脉搏,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老家什,就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有了生命力,有了感情。

因此,我写作的时候,除了叙述老家什本身之外,更多的是写与这些老家什发生了联系的人和事,这样,这些原本是静态的老家什,就在文字里活了起来,我们通过这些老家什,就能看到其背后所隐藏的丰富的社会生活片段。

比如我写《铁锅》这一篇,看到“铁锅”这两个字,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我童年少年时期许多与铁锅相关的景象。在我的故乡,那时每户人家都有好几种大小不同的铁锅,最大的是用来给猪煮潲,中号的铁锅是用来烧水、蒸饭、焖红薯等等,最小的铁锅,才是用来煮菜的。铁锅用烂了以后,会拿给补锅匠去补好,然后又能使用很久。这样一想,那些大小各异的铁锅,就有了丰富的生活细节。写起来,就有了生动有趣的故事。

主持人:您在本书《序》里说到:“我们的时代,正处于高速飞奔的工业化发展中,城市生活所及的种种家什,差不多都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任是深山更深处’的偏远乡村,也同样不可避免。所以在您看来,对这些老家什的保存和传承是有必要的吗?为什么?

黄孝纪:我以家乡为样本,书写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变迁,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坚持十年。我之所以想为以故乡八公分村为代表的中国南方乡村立传,最主要的触发点,是当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狂飙突进,对传统乡土中国的农耕文明冲击巨大,这种冲击前所未有,是全方面的,是全国性的,包括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民俗文化、日常用具等等,都无不深受影响,发生深刻巨变。

我们所处的时代,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乡村与城市,严重对立,显而易见,在力量对比中,农耕文明和传统乡村走向了衰落。两大文明的碰撞,是历史的选择和发展的必然,我们见证了这千年大变局的交汇期和巨变期。对于作家来说,记录正在发生的社会巨变,既是题材,也是使命。我就是秉持这样一个宗旨,想以我故乡八公分村为样本,立体化,多角度,记录中国南方乡村社会的变迁,为故乡,也是为正在成为历史的中国传统农耕乡村立传。

就老家什而言,虽然在物质形态上,它们已经过时,已经被岁月淘汰,但这些老家什背后,凝结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是活态的社会变迁样本,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记录这些老家什,并从中找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很有意义了。


对话嘉宾

 

主持人:这本书的设计有何亮点?这次书本设计上与之前出版的“中国乡存丛书”有哪些呼应?

李亚伟:图书市场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图书的装帧设计对一本书来讲至关重要,为了让这本书有比较好的呈现效果。

(一)我们邀请了曾经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和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国内一线设计师操刀整本书的设计,包括封面、目录、内页图片素材选择、图文排版。

(二)封面先后做了七八个不同的方案,历经十余稿,才最终敲定目前这个方案,整体选用具有沉淀感的深灰色作为底图,同时底图上铺满象征大地泥土颗粒的斑点点缀在底图上(视觉上市颗粒感),寓意怀旧与乡土的碰撞,便是这本书的基调。选了最有记忆点和辨识度的几件器物,仿照劳作场景斜着放在封面,营造劳作时的动感。书名这几个字是设计师结合这本书特意设计的,采用面与线的结合,将一些器物形状以艺术化的形式融入字体。最后所有的这些,我们将它用富有年代感和 乡土气息的牛皮纸呈现出来。目录、插图、文字版式继承了中国乡存丛书一贯的特点,舒朗整洁,文字与器物融为一体。

(三)用纸分享,用到三种纸,封面250g俄罗斯牛卡纸,目录、序言用的纸特意选用了斑驳陆离的120g牛皮纸,既有乡村特色也有年代感。正文选用80g轻型纸,粗糙感。所有这些希望增强大家阅读时的代入感。

主持人:作为该书责编,同时也是几部“中国乡存丛书”的责编,您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李亚伟:我觉得编辑是一本书的第一位读者,编辑这本书的时候在被黄老师质朴的文字打动的同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本书的主题是老家什,但真正让大家引起共鸣的是老家什吗?我想不是,因为这些器物都是死的,客观上是没有生命的,但是这些器物因为与人产生了关联,我们将过往的岁月 将乡亲和家人的亲情附着在器物上,这些器物于我们而言便有了活力 有了生命 所以我讲  是亲情赋予器物以灵魂,而后被我们集体铭记。

举个例子,这本书第二篇是讲斗篷,斗篷其实可以算作是我们传统农耕文化的一个特色符号,黄老师写到那时候为了不误农时,遇到下雨村里人就带着斗篷插秧,温馨的文笔读起来让我觉得很有画面感,脑海里面立马浮现刘烨早年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主角戴斗篷穿梭在青绿田野的画面,那种感觉就像听一首美妙的歌曲  让我很愉悦。但同时我想 要把这本书做出来  把这种美妙的感觉传递给读者。大家美美与共,哈哈~如果大家读后感受到了  便是我做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老家什》

作者:黄孝纪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时光书签·时光领读人

插入视频

 

 

扫码申请加入

[ 走读广西节目微信群 ]

好书、好景、好物

我们一起在路上~

 

 

 

内容采编播:

《走读广西》节目组

 

部分信息图文来源及支持:

广西人民出版社

《老家什》

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及网络

版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走读广西》 联系电话:0771-588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