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新闻动态

时光书签|关于“吃”,中国人岂止是讲究

发布时间:2023-02-03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ly浏览:

分享到:

《走读广西》是一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广播电视台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及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承办的文化阅读融媒体栏目。在“读”与“行”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围绕我区各地优质文旅资源共同策划打造覆盖全网多个平台的融媒体产品,通过一本本桂版好书、一场场精品文旅主题活动,为受众打开了解广西的窗口,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期节目



嘉宾对话

主持人:《走读广西》是一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广播电视台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及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承办的文化阅读融媒体栏目。在“读”与“行”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围绕我区各地优质文旅资源共同策划打造覆盖全网多个平台的融媒体产品,通过一本本桂版好书、一场场精品文旅主题活动,为受众打开了解广西的窗口,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王仁湘: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想法,觉得历史的发展应该跟生产力有关,而生产力一个一个物化的、极度的表现形式,却是留存下来的那些器具、工具。在收集这些工具的材料过程当中,我就发现了餐具、筷子、勺子,甚至还有叉子,这也让我非常的意外。一大批的资料都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很多学者都顾不上,它比较零散,比较细小,所以没有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研究,我就从这儿开始切入,收集餐具、食具这样的资料来开始进行,我们现在叫“饮食考古”,由考古来研究和饮食相关的课题,就这么开始。

面条什么的应该是著作出版以后,最早是人民出版社的约稿完了以后,在考古时发现了4000年前的面条,感到非常的意外。

当然还有在别的发掘中,不是我亲自发掘的,有一些相关的食物,比如说唐代的点心、饺子,还有汉代的一些墓葬的随葬食物,包括鸡蛋,甚至是烤肉串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研究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资料会很丰富,所以(对自己后来的写作)慢慢地会增加一些信心。

主持人:筷子是东方传统进食用具,在您的书中也提到它是古代中国创立的,但您在书里也说到咱们古代中国其实除了筷子,还有用餐匙、刀叉的传统,甚至还要早于筷子的发明,这些进食方式或饮食习惯是否是您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与自己最初的认知有差别,让您感到惊讶或惊喜的?

王仁湘:对,筷子是我们的国粹,我们其实特别奇怪的就是我们在很多的考古中发现了筷子的实物,但是在文献上都极少能找到筷子的使用、形状的记录,关于它的描述基本都见不到,所以我们说文献是可靠的,但是文献它不屑于记载这样的司空见惯的材料,而考古弥补了这个步骤。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追溯,筷子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们现在也并不很清楚,现在应该能追溯到六七千年这么一个时段,有可能还会更早。但是因为筷子它太小了,细小,而且实物特征也不是很明显,如果保存不好,埋藏条件不好,不太容易判明认定它是筷子。所以“筷子”这个工作还要继续做。

另外研究进食剂的过程当中,特别意外就发现了我们四千多年前的叉子,三齿叉,后来到了三千多年的两齿叉,证实在古代我们是用叉子的,书中有插图来解释,所以这个应该也是考古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对研究我们饮食史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主持人:这本书有哪些内容是您在编辑过程中特别喜欢或留下深刻印象的?

安静:这是一本讲饮食文化的书,编辑其实是书籍的第一读者,如果让我用几个词概括这本书,我会选择最简单的几个词,那就是好吃,好玩,好自豪。

先说好吃。作者介绍了上千种古代美食,从时令风味到街头小吃,从古人厨房佳肴到宫廷御筵,作者先用文字阐述做法,再展示美图,接着还要用典故佐证到底有多好吃,总之,不让读者流口水不罢休。我作为一个吃货,在编辑这本书时很受煎熬,书里对美食的介绍太有还原感,导致我总是会很饿,想吃却吃不着。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到一种食物“入口则消,状若凌雪”,竟然是烤乳猪,我很想尝试一下,为什么烤乳猪可以做出冰激凌的口感?也许南方的朋友对此会不以为然,但我作为北方人,真的很好奇。书中还提到,什么食物最好吃。回答是“记忆最深刻的那一顿是最美的”,甚至口渴到极致时喝的那一口水,也可以最美味。读完就让人释然,不用去追求什么人生之最,也许最日常的,就是最好的。更不用说,我读到茶那一章,作者说到口齿留香,滋味隽永,我实在忍不住,就也去泡了杯茶。读到酒那一章“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豪迈,我就很想去找酒喝。王老师真的很好地拿捏住了读者的胃。

再说好玩。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要说吃,古人可是玩出花了。在文人雅士看来,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口腹之欲,而开始思考怎么才能吃得更雅致,更有趣,更独特,并且在这方面疯狂内卷。食物要讲究色香味俱全,名字要起得文雅,还得搭配上佳的容器,最好环境上再来点氛围感,最后大家再饮酒赋诗,比比谁的诗好。这里有个荷叶饮酒法让我印象很深,把荷叶杆刺穿,把酒倒在杆上面的荷叶上,然后把荷叶杆弯曲当作吸管饮酒。现在很多博物馆里的经典藏品碧筒杯,就是来源于这种饮法,可见当时有多流行。古人喝茶,也要玩出诸多花样,比如什么茶配什么品质的杯盏,配什么水都有很多讲究,尤其最高超的技艺,是有人冲茶时能在茶水表面幻化出图案、文字,甚至一首完整的诗。这种点茶方式已经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出现,比如《宋仁宗》《大宋宫词》《梦华录》。再比如《梦华录》中柳岩扮演的孙三娘,她有一手好刀工,能把豆腐切成菊花样式。放在这本书中,就会发现,对风雅的古人来说,这已经是雕虫小技啦。王老师在书中还特别会讲故事,在王老师的笔下,食物变得好吃又好玩,很多都会颠覆我们的认知。大名鼎鼎的美食博主苏东坡,他的最爱为什么是一碗萝卜羹?乾隆皇帝听说他的大臣早上吃了好几个鸡蛋,第一反应竟然是大喊奢侈,难道皇帝连鸡蛋都吃不起?古人认为吃鸳鸯肉能让夫妻关系变好,是真的吗?商纣王这么残暴,其实是青铜器饮酒导致的中毒?各种缘由,读者不妨也去书中找答案。

除了这些,这还是一本让人看后满怀自豪的书。饮食文化藏在李白、苏轼的诗文中,藏在重见天日的文物中,藏在流传至今的饮食习惯中,作者将文化研究与吃这一“俗事”结合起来,将食物之美、饮食之雅融入文化,写得有滋有味。饮食跨越千年,仍能激起现代人的味觉,它展现出几千年人们生活的图景,以及人类文明进化的脉络。烟火气中,作者将中国人的饮食百态、生活风貌、风雅逸趣娓娓道来,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生活智慧、人文情感、处事之道也蕴含其间,随着滋味飘散开来。作者在本书“后记”说:“会读书的读者,如果先读了我的‘后记’,就请您不必太费神了,粗略翻一翻就行,注意看每一章节的开头几句,本书就算读完了。”对此您怎么看?对于这样一本“厚书”,在阅读方式上您有哪些给读者的阅读建议?

安静:王老师在“后记”中这样说,是谦虚了。在接触中,我对王老师的印象便是谦虚、和蔼、乐于解惑,同时严谨认真。王老师被称为“饮食考古科普第一人”、也被称为中国公共考古领军人物。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百家讲坛》、《开讲啦》栏目的主讲人。他在央视《开讲啦》详细介绍了饮食考古,讲得妙趣横生、有滋有味,被主持人撒贝宁称为站在“吃货”群体金字塔尖上的人。我们这本书就是他那期讲座的集大成之作。此外,他是《国家宝藏》栏目的特邀专家,也是该栏目“专家顾问团”历史学界的专家代表。将考古和饮食文化结合起来,是作者这么多年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希望能拉进考古与大众的距离,不要让大众对考古还停留在阴冷的古墓、枯燥的文物、灰头土脸的考古学家这些刻板印象中。正是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还有他对吃的热爱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给大众呈现了这本佳作。

确实,这是一本厚书,我们更愿意称它为“一部关于吃的中国文明史”,“一本关于吃的百科全书”。关于中国人怎么吃,大家想知道的、想问的这里全都有。如果读者朋友有大片时间坐下来静静阅读,那可以从第一章顺序阅读,跟随作者的脉络,奔赴考古现场,追寻古昔之味;探寻时令美食,探秘古代厨房;品读饮食之道,感受风雅文明。如果只有碎片化时间也没关系,书中内容都独立成章,从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开始乱序阅读,也并不影响。当然,阅读时不妨跟我一样,读茶那章时品壶茶,读酒那章时小酌一杯酒,也许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