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新闻动态

时光书签|一切要从植物说起:被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发布时间:2023-02-23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ly浏览:

分享到:

“直到今天,我们面对烧烤类食物的诱惑时,还是毫无抵抗能力。看着烧烤架上吱吱冒油的烤肉,闻着弥漫开来的香气,嘴巴已经不自觉地充满了唾液,即便是我们在努力专注于谈话聊天,但是目光也会不由自主地瞥向烤肉架。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我们的身体都渴望烤肉,这种渴望早已经写在我们的基因当中。”

——摘自《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图书信息—

作者:史军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作者简介—

史军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科学松鼠会” 成员。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中国食物·水果史话》《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等。同时,担任《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水果传》《风味人间》等多个纪录片的科学顾问。

—馆员读后感—

我们无法抵抗印在基因里的习惯,这是共识。但同时,比人类更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植物,也一样影响甚至牵制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这本书从植物的视角来解读人类发展史,人类的食物、文字以及社会组织结构都受到植物的支配,人类的经济、贸易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物的支撑,甚至连人类的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由植物决定的。纵观全书,作者用简明易懂的文字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部植物塑造的别样人类史。

进化论更强调繁殖效率,而非“适者生存”

提到进化论时,作者首先纠正了一个谬误,即人们常常将进化论与“优胜劣汰”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中,二选一式的生存法则远不及适应环境提高繁殖效率来得关键。从智人时期开始,植物就在背后默默推动着人类朝着直立行走演变。虽说对于人类的祖先“为何开始直立行走”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是书中提到,“整部人类的历史就是围绕提高效率获取能量展开的”,由此可知直立行走自然而然成为了提高人类采集植物性食物的最优选择。

除了直立行走,用火在人类烹饪史上简直是神来之笔。植物性食物往往伴随着许多毒素,而人类在使用火来加工食物时,顺便就破解了毒素对人体的伤害。这样看来,开头所说的我们那“印在基因里对烤肉的渴望”,其源头不过是因为吃烤肉相比起吃生肉更安全而已。比起口感,我们的祖先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让食物吃下去不会中毒。因此,用火烹饪成为了让食物更容易被消化的必然选择。此外,人类的口味与食品加工手段同样受到植物的影响与制约。自直立行走开始,智人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摄入食物的效率而发展出来的能力——那些更精细的食品加工技术,都是后话了。

人类认定了植物,植物也绑架了人类

如果我们在漫长的人类迁徙史中寻找规律,不难发现人类族群倾向于定居在广阔的平原或是水源边进行农耕生活。由此我们很容易接受农耕比狩猎更容易得到食物的思维。但是其实,相比耕种,狩猎获取的食物来源更加丰富,道理很简单——狩猎能吃上肉,而农耕生活想要兼顾养殖可使用的肉类,对早期的人类来说并非易事。因此,从热量摄取的角度来说,狩猎远比农耕要吃得更好。

按照达尔文的说法,进化源于对效率的追求,促使人类最终选择定居下来的,却是植物。最直观的——种植作物让人类能稳定收获食物与种子,反观狩猎,很容易受动物迁徙制约。正如书中所说,“最终,人类选择了能够稳定提供食物来源的植物,植物也把人类留在了某个地方。”

不同的植物让人类族群定居在了不同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所谓的“老家”。此后,植物还相继影响着人类社群结构是松散还是团结,不同族群如何联系在一起,文字发展与文化传播,货币交换等等。

我们与植物的关系将何去何从

说起豌豆,大概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植物大战僵尸”里的豌豆射手,一个朴实却好用的防御道具,而正是这样的植物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高中生物课上,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开启了我们对遗传学的初次认知。人类对豌豆的实验,彻底打开了遗传学研究的大门,是植物帮助了人类重新认识生命世界,并将生物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作者沿着人类史梳理了植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这何尝不也是一部完整的植物发展史。如今,“植物渗透在人类发展历程的方方面面,早已成为人类命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有的生物技术、灌溉方式、贸易流通等,看似都是人类驯化植物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习惯,也同样受着植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时间维度被拉长到以万年计算,我们常常无法察觉罢了。

植物和人类,究竟是谁塑造了谁?这是书中结尾抛出的问题。植物和人类共生共存在这个地球上,往后也必然将向着不断努力适应彼此的道路前进,就像达尔文进化理论说的,适应,可能才是生命的终极答案。